|
赚钱效应快速吸引愈来愈多的人介入台灣股市。到1990年3月泡沫的颠峰时,台北股市活泼買賣账户,從牛市起头的1988年6月不到60万,激增到600万,可以说那时台灣几近每一个家庭都在介入“微晶瓷,股市狂欢”。台北股市的日均匀買賣量也從牛市起头时的不足1000万美元飙升到最高56亿美元,单日最高成交量為76亿美元,是那时纽约買賣所和东京買賣所買賣量的总和。因為那时台灣上市公司数目不到200家,庞大的買賣量不但是靠膨胀的市值,还依靠于高换手率鞭策,3年间,年换手率從起头的不到2倍到最後到达6倍,显示出短线极端谋利的氛围,并且90%的買賣量都是由散户缔造。而在那时谋利氛围浓郁的市场款式下,最有用的红利模式就是把持股价。
最较着的例子就是那时农户炒作易航股的环境,易航是只有一艘破船的一家上市公司,最初股价只有一块六毛七,厥後一股易航的股票從一块六毛七一起炒作到快要200块钱。农户厥後又去转战炒作所谓的南港和泰丰,仅三只股票的炒作让农户從一介穷户,酿成最高身价曾到达近100亿元的豪富翁,可是履历過了崩盘以後,农户又從百亿的身价跌回到了贫无立锥,这就是谋利行情的一个最典范代表。
在那时的台北股市,一些在其他市场本应摘牌退市的公司,被大农户相中後,反而成為市场热点。这些公司常常没有现实的资產,没有收入,乃至连员工都没有,但只如果小盘,筹马轻易節制,股价就會被炒上天。好比那时的“别致毛纺”股票,这家公司营業并无任何好转,但股价却持续呈现22个无量涨停。
另外一家在台北谋划一间破旧旅店和一座野活泼物园的公司“六福成长”的股票,被农户把持後,一个月的时候持续呈现19个涨停,上涨近2倍,使得这家公司市值到达8.3亿美元,跨越那时纽约的广场旅店、香港的文華东方和曼谷东方这三門第界一流旅店的市值总和。更离谱的是,一只银行股票在泡沫最岑岭时,总市值竟是包含摩根大通、美洲银行、富國银行等5大银行市值的总和,而其净利润只有这五大银行的5%。
當时大师最爱買金融股,有一只股票叫万企,它不是金融股,是参觀百货股,投资人以谣传讹,也能把它買到涨停,市场一片看好。虽然羁系方也起头提示有泡沫危機,但投资人是周全乐觀。
与垃圾股炒上天的环境相反,那时台灣少数几家根基面良好、在國际上竞藥膳,争力领先的至公司股票,却得不到市场的青睐。绩优股後進,垃圾股暴涨的款式把台北股市推到了全世界最没有投资价值股市的位置。到股市崩盘前的1989年最後一个季度,台股均匀市盈率到达100倍,而同期全世界其他市场市盈率都在20倍如下。就在大师一片乐觀之际,彷佛也验证了華尔街名言:行情总在失望中萌芽,在将信将疑中進步,在布满欢畅中破灭。(待续)陈晓钟 |
|